实用的生日教案锦集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日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日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理解童话《会唱歌的生日蛋糕》内容,把握作品展示的神奇情节、天真美好的人物形象和欢快积极的情感基调。
2.认识“使别人快乐的人自己也快乐”的道理,学习为别人着想和尝试怎样给别人带来快乐。
3.大胆想象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并发展动手动脑的能力。
4.欣赏并理解故事,能在集体前复述故事。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理解童话《会唱歌的生日蛋糕》内容
认识“使别人快乐的人自己也快乐”的道理,学习为别人着想和尝试怎样给别人带来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以小熊和小狗拿着会唱歌的生日蛋糕去外婆家的情景表演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帮助幼儿从文学的角度去分析作品,理解故事发展的线索及人物的性格,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1)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故事,并通过动作表情表现故事内容,让幼儿熟悉故事。
(2)让幼儿边看投影仪放映故事幻灯片边听故事录音,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3)通过提问“会唱歌的生日蛋糕是怎么做出来的?”,让幼儿了解故事线索。
(4)引导幼儿讨论:你们喜欢小熊和小动物们吗?为什么?
(5)教师小结幼儿讨论,激发幼儿尊敬长辈、同伴之间互相关心、共享快乐、互相帮助的情感。
3.迁移作品的经验,把故事中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反映出来。
(1)通过让幼儿看“过生日”的录像,让幼儿讨论如何为小熊的外婆过生日及如何让礼物会唱歌的方法。
(2)幼儿分组制作生日礼物,进一步体验作品的神奇情节和欢快积极的情感基调。
(3)开展为小熊的外婆过生日等活动。
4.以小熊的外婆邀请小朋友到她家做客、吃蛋糕的情景表演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会唱歌的生日蛋糕》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通过小熊和其他小动物给外婆做出一个会唱歌的生日蛋糕的故事,向幼儿展示了一个奇妙的想象境界和善良美好的心灵。在活动开始的第二环节中,我预设的内容是让幼儿看图讲话。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所留给幼儿的时间却较少,使得许多幼儿没有了表演的机会。分析情况可以看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差距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考虑到个体差异,多关注能力较弱的幼儿。
生日教案 篇2活动目标:
1.能正确判断9以内的数量。
2.知道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大,前面一个数比后面一个数小)。
3.能按要求进行操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快乐的瓢虫2、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导入:幼儿听音乐,学小兔子蹦蹦跳跳入场。
(一)正确判断9以内的数量。
1、看课件p1:
(1)今天草地上真热闹,你听是什么声音?(播放生日歌)是谁过生日呢?放大镜,猜一猜。
(2)这么多小兔子一起过生日,有几只小兔子?看这些小兔子长的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引导幼儿观察兔子手里的点子,幼儿一一准确地说出点子的数目。
3、教师出示房子,引导幼儿观察。
(1)这些房子就是小兔子的家,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2)一个幼儿说说其中一个小兔子的家,提问:你怎么知道这是它的家。理解点子和数字匹配起来。
(3)教师引导幼儿把帮助其他兔子按胸口的点数寻找相应的家。提问:为什么ⅹ号房子是这只兔子的家。幼儿阐述自己的理由。(运用路径设计,让兔子回家)(二)理解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花环、小鸟:今天是兔子们过集体的生日,小鸟们准备了许多的大花环送给它们,请一个孩子送一个花环给随便一只兔子。(运用包含的操作,发现花环弹回来了)2、教师说:你送错了,我要比气球上的点子少一(多一)的号码。
3、提问:刚才兔子说了什么?再请幼儿送一送4、听其他兔子的要求,分别把"少一"和"多一"的花环送一送。教师请幼儿阐述自己的想法,并说明理由。(运用包含的操作)小结:5个点子添上一个点子是6个点子,有6个点子的小兔子住在6号家,所以花环应该送给6号家的兔子。其他数字依次类推。
(三)幼儿操作:给兔子送贺卡。
1、讲解操作规则:兔子的朋友们知道今天小兔子过生日寄来了许多贺卡,可粗心的朋友写错了门牌号码,请小朋友帮忙把错的改过来,让每个信封上的点子和数字一样多,然后在信和兔子之间连线表示。
2、讲评:介绍自己的操作结果。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进行演示。
3、结束:一起为兔子唱生日歌,幼儿拍手唱生日歌。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生日教案 篇3“当代杯”教师大赛原创作品,适合小班科学领域,感知5以内的数量,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通过情景游戏,引导幼儿按数量匹配相应实物、按数取物。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并将所学的数量关系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设计意图
《纲要》在科学领域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我们设计的这一活动,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场景“生日Party”贯穿前后,引导幼儿在参加Party的过程中由简到难,不断感知5以内的数量,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目标
一、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
二、通过情景游戏,引导幼儿按数量匹配相应实物、按数取物。
三、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并将所学的数量关系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重点难点
学习按数量匹配相应实物、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一、创设情景“小兔子的家”(兔妈妈有五间房,分别住着五只兔宝宝)。
二、1-5数字卡,1-5点卡,不同数量水果的生日蛋糕15小块,糖果盒5个(盖子上对应贴好1-5的数字),糖果若干,桌子5张 ……此处隐藏3697个字……别人,听说过借生日吗?
二、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读后检查并提问:课文中谁把生日借给谁?
三、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借生日”进行思考,如:妈妈怎么会把自己的生日给忘了?各人有自己的生日,怎么能借?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自己还过不过生日?学生提问后先让大家讨论,教师再点拨、小结。
四、练习分角色朗读
五、学习字词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完成课后“读读说说”。
六、指导写字
七、扩展活动
要求学生动手制作一件小礼物送给父母亲。
【教学反思】
1、将学生自愿分成小记者、小云、妈妈三组,自由组合接受采访。
采访小云:
⑴ 小云同学,你不喜欢小布熊吗?
⑵ 那你为什么还要把小布熊送给妈妈呢?
采访妈妈:
你的女儿把小布熊送给你,你当时心里怎么想的?
2、你的女儿把生日借给你,你要吗?
3、那你为什么说忘了?
4、小云妈妈,你把小云抚养长大,一定吃了不少苦,你能讲一件典型的事情吗?
听了妈妈的诉说,请贴近妈妈的耳朵,说一句你心里最想说的话。
爱的教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上述片段没有空谈爱,却让孩子们感受到浓浓的母爱!教师搭建一个采访的平台,在这个平等的对话场所,孩子们问自己想问的话,谈自己心中真切的感受,他们在互动交流中袒露心声,倾诉真情,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
生日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5以内的等量匹配,体验操作成功的乐趣。
2、感受小熊和朋友间的友谊,体验过生日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电子白板课件、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小动物过生日导入活动
(一)、直接导入
1、“看,这是谁呀?小熊要过生日啦。”
2、“小熊去年3岁?今年几岁呢?今年长大一岁,4岁啦。”
(二)、猜猜小熊的朋友及它们带来的礼物,感受朋友间的友谊、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小熊请来了他的好朋友们,这是他们的影子,猜猜是哪些小动物呢?为什么?”
2、小动物们还带来了礼物呢?猜猜小蜜蜂会送什么礼物呢?这里有一把魔镜,我们来照照看。”(是蜂蜜)“我们把蜂蜜拿出来,一共几瓶蜂蜜?(3瓶)那我们用几个点子来表示?
“蜂蜜甜甜的,小熊喝了会感到怎样?”(很甜蜜,很幸福很快乐)
3、“那小猴会送什么礼物呢?”“我们还是用魔镜照一照吧。”(围巾)把它取出来,还有没有了?小猴送了几条围巾?5条围巾用几个点子来表示呢?5“这可是爱心温暖牌围巾,小猴希望在冬天的时候小熊带上了就不怕冷了。”
4、“小兔也等不及啦,我们赶紧照一照吧”小兔说他送的是这个,两个点子表示两束鲜花,我们把它取出来,看是不是两束花。(它希望小熊每天都有好心情)
(设计意图:直接动物形象导入进入过生日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问年龄是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回顾,魔镜照礼物有神秘感,更能吸引幼儿。)
二、进行5以内的等量匹配
(一)、帮小熊插蜡烛、许愿
1、“朋友们给小熊准备了这么好的礼物,小熊呢早早地把蛋糕准备好啦,我们要在生日蛋糕上插上什么呀?(蜡烛)那我们赶紧帮小熊插上蜡烛吧,可是应该插几根呢?(4根)”
2、“蜡烛插好啦,我们一起唱一唱生日歌祝小熊生日快乐。”
(二)、帮小熊分蛋糕,5以内数量匹配
1、“吃蛋糕咯,小熊把生日蛋糕分成了几块?1、2、3…许多块,数都数不清啦。请你们帮小熊分蛋糕吧。这里有四个点子表示小猴想吃四块蛋糕。请你们把蛋糕分贴到盘子里,有几个点子就分几块蛋糕。”
4、“我们来看看蛋糕分好了没有?”
(设计意图:通过插蜡烛,分蛋糕等操作活动,让幼儿正确进行10以内的数量匹配,操作后评价是为了检查和纠正幼儿的操作,再次巩固10以内的等量匹配。)
三、活动结束
“今天小动物们都很开心,你们开心吗?拿着你分好的蛋糕回教室跟小朋友分享吧。”
(设计意图:感受小熊和朋友间的友谊,体验过生日带来的快乐。)
生日教案 篇8活动名称:
爸爸的生日(计算)
活动目标:
1、理解“一只”和“一双”的区别与关系,并能正确使用。
2、在帮爸爸过生日的过程中,感受大家在一起相亲相爱的快乐。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爸爸的生日》、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爸爸的生日(在等待客人的过程中理解“一只”和“一双”的区别)
导入语:今天是爸爸的生日,爸爸请了好多客人来和他一起过生日。
1、提问:有5位客人马上就要来了,我们要为客人准备几双拖鞋呢?(5双)5双拖鞋有几只鞋子呢?(10只)
2、关键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一双”的东西呢?(一双筷子、一双袜子、一双手套……)
小结:一双拖鞋是两只一样的拖鞋,它们要在一起的,少了一只就不能穿了。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一双的,一双就等于两只。
二、游戏:猜礼物(用不同的数数方法练习“一双”和“一只”区别和关系)
1、提问:拖鞋准备好了,钟声就要响了,猜猜这次会响几下?(钟声响了十下,十点到了。)
2、播放PPT:客人来了。提问:看看爸爸一共收到了几份礼物?(6份礼物)引导幼儿运用接着数的方法数数爸爸收到的礼物,并运用倒数的方法进行验证。
3、和爸爸一起拆礼物,请幼儿用“一只”和“一双”正确叙述爸爸收到的礼物(一只杯子、一双袜子、一只帽子、一双雨鞋、一只小狗、一双手套。)
三、分餐具(数一数分一分,体验为爸爸过生日的快乐)
1、今天爸爸可高兴了,收到了那么多的礼物,他想请你们吃一顿大餐,我们先帮爸爸分发碗筷吧。
2、爸爸说:每个客人一双筷子、一只碗、一只调羹。
3、幼儿集体操作、教师观察与指导。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一只”和“一双”的东西。
活动反思:
乐意与同伴共同参加数学活动,知道数字1—12不仅能表示物体的数量,还能表示月份;
学习比较人数的多少;能按照出生月份进行分类,并统计数量作为活动的目标我组织了这一堂数学活动,通过这堂活动发现师幼互动的还行,可我还是不太管住幼儿的纪录,,幼儿都喜欢上我的组织的活动,因我是实习生而在活动高潮部分时就他们静不下来,也不太我的话,就以为我是实习生而幼儿故意这么做的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