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案

时间:2024-07-25 17:22:14
精选综合实践教案模板汇编7篇

精选综合实践教案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综合实践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综合实践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有直观的了解,初步学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自己分组、民主地推选组长并进行合理的分工。

过程与方法:在积极参与本课程的活动中,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所要求的基本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产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体会到合作的乐趣。感受综合实践活动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有直观的了解,初步学会提出问题。

三、教学难点:

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

四、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图片展示

(课件上展示各种活动的照片,配上优美的音乐。)

2.导入谈话

同学们看了这些照片,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针对一幅照片来说说你的想法。

(让学生充分的发言)

二、活动一:了解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

1.让学生回顾前段时间的自由调查情况,初步体会综合实践活动课。

师:通过自己的调查与采访,能说说你知道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吗?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学生自由发言)

2.读一读,了解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

资料: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数学等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不同,它是要求大家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主动探究学习的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大家参加各种活动,如参观、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等。在活动中综合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大家会发现,自己的探究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增强了,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调查,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综合实践活动为大家提供了展示聪明才智的大舞台,在这门课中,每人都有机会露一手。

(学生阅读资料,只要求大致了解即可)

3.教师语言引导,充分利用学生想参加各种活动的心理,去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三、活动二:说一说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引言: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最想做的事,最感兴趣的问题。你们的这些问题也许就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要研究的内容。

课件出示要求:

1、按大组分组,选出一位组长(第一次可由小组长担任),主持讨论。

2、选出一位记录员,记录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3、推出本小组最有价值的问题2个。

4、选出一位代表准备在班上交流发言。

综合实践教案 篇2

一、活动目的:

1、知道船、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变化的概况;了解与交通工具有关的一些因素。

2、培养学生进一步探究交通工具的兴趣和对交通工具进行改进和创新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

2、调查一种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①师讲述:星期天,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起到外婆家去做客。走到半路上,一条大河把它俩给挡住了。小白兔和小灰兔东瞧瞧西望望,就是找不到过河的桥,这可急坏了它们。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帮它们吗?

②揭示课题:交通工具的变化

2、交通工具的巨大变化

①出示交通工具发展变化图,引导学生交通工具是怎样变化的?

②观察比较:独木船和牛车各有什么特点?

③小组讨论:人们为什么要用牛来拉车?以后又想到用什么来推动车子行驶?

④提问:当你看到空中小鸟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受到了什么启发?

3、交通工具变化的因素和发展方向

①说一说:你见到过的交通工具大多数是用什么作动力的?

②集体讨论:用油作动力的交通工具有什么缺点?你认为用什么作动力是最理想的?

③想一想:你乘坐过的交通工具中哪一种最令你满意,为什么?

④小组讨论:交通工具还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

⑤集体交流,小结:未来的交通工具会更坚固、安全、舒适,而且具有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的特点。

4、设计未来的自行车

①提问:在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是什么?

②写一写,画一画:自行车可能怎样改进?小组讨论一下,把设计的方法写下来,也可以简单地用图画表示出来。

5、活动评价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综合实践教案 篇3

第 1 周

课题

一、我的偶像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偶像的含义,懂得正确地尊崇自己的偶像。

2、 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寻求理想的偶像。

重点

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正确寻求理想的偶像。

课前准备

收集名人图像

教学过程

一、 提问导入:

1、 你的心目中有没有崇拜的偶像呢?

2、 板书课题:一、我的偶像

二、 新课:

1、 出示名人图像,指名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

2、 学生分组讨论:我心目中崇拜的偶像。

3、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 教师引导:

(1)将崇拜的浅层发展到深层。

(2)除了崇拜明星外,更要崇拜伟人、英雄以及具有改革、创新的改革家、企业家,学会从他们身上找到理想、人生价值、青春光辉的真实内涵。

三、 小结:

崇拜偶像不要只追名,更要追其行。希望同学们在崇拜中激励自己,以实际行动向偶像学习,使自己成为实现自我期待和社会期待的动力。

四、 布置作业:看看身边有哪些值得我们崇拜的人。

五、 板书设计:

1、我的偶像

教学目标后记

第2 周

课题

二、校园安全搜查线

教学目标

1、 通过校园内的意外受伤事故,了解校园内的安全隐患。

2、 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

重点

提高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课前准备

分好小组,每组派发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此处隐藏790个字……径。

(3)组织学生认真听取各小组汇报,引导学生们讨论交流:

A、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有什么收获?

B、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想对他们提什么问题呢?

C、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D、听了这个小组的汇报,你觉得他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资料?

3、调查发现,设计标志 引入:在这次调查中同学们发现了还有一些应该设置标志的地方,却没有相应的标志,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一些标志,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1)学生动手设计标志。

(2)介绍自己的标志,说清楚标志的含义,告诉大家将标志设置在何处。

4、课后延伸 通过这次调查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小!不仅认识了生活中各种标志,还发现了不少问题如人们自觉使用标志情况令人甚忧;设置标志出现误区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都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让我们再次走到社会中开展一次“标志在行动”的活动,用我们手中笔,用我们富有感召力的语言,用我们生动有趣的表演,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标志、使用标志。

综合实践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知道观察的概念,并学会怎样观察的方法。

2、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

3、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观察的意义,学会观察的方法。

难点:观察法的运用,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三、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观察的材料:饼干、矿泉水

3、制作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我请***同学先到门外去。(转身问)你们有谁知道***同学今天穿什么上衣,什么长裤,什么鞋子吗?(指名回答)。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观察了一下)你们怎么没有注意呢?(没有仔细观察)

师小结:其实在生活中许多事物只有通过我们的观察,才会有所了解,才会有所发现。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进行观察?(板:怎样进行观察)

(二)研究讨论

1、什么是观察呢?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用人类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活动。

2、平时你都用什么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呢?(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等)

3、现在,发挥你的多种感官去观察一下你们的教室,你观察到了哪些同类事物?(有生命的、无生命;木质、陶瓷、发光、电器等)

4、导语: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发现了教室里有这么多同类的事物。因此只有通过观察才会有所发现,而且观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怎样对事物进行观察呢?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观察一下这块饼干。

让学生通过看,发现这块饼干是方的,上面有一些小孔等,接着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觉得饼干很香;然后让学生尝一尝饼干的味道,很脆又有点甜,吃起来香喷喷的。

师小结:刚才这位同学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了饼干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们平时能对事物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你所不知的一些秘密。当然,在观察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那么,在观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5、四人小组讨论后,反馈,并进行小结:(课件出示)

(1)观察要有序;

师点拨:观察的顺序有哪些?

(2)观察要有目的;

(3)观察要进行比较;

(4)观察要启发想象。

(三)实践操作

1、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瓶矿泉水,要求通过观察把观察的过程记录下来,填写观察记录。

附:( 观察记录表)

观 察 记 录 表

观察对象

观察人

观察时间

观察过程和结果

收获和体会

2、学生交流观察记录。

(四)课堂总结与延伸

1、师生总结。师:请大家再来回顾一下观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课外延伸: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每位同学都能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做个社会的有心人。

(五)作业

课后观察蚂蚁,并写一份观察记录。

综合实践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学会辨认物品的所有者;

2、 学会根据场景询问物品的所属,以及英语中对应的表达法;

3、 学会如何写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

活动过程

活动1、 找主人:这是谁的┅┅?

课前准备:教师收集一些学生物品:书、笔记本、手表、铅笔、钢笔、尺子、铅笔盒、橡皮、书包等

活动步骤:

1、把课前收集的物品展示给学生,问他们这些东西是谁的。

2、询问几个学生某些物品是谁的,然后把学生的名字填在表格里。

3、让学生互相询问物品的主人。当所有的学生都做完后,和他们一起确认这些物品的主人,并归还他们。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1。 Is this your book ? Yes, it is 。 It’s my book 。

2。 Is that your ruler? No, it isn’t。 It’s her ruler 。

活动2、介绍家人

课前准备:学生课下准备两三张全家福照片。

活动步骤:

1、 把4—6个学生分成一组。

2、 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父母。、

3、 每一组出一个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组员的父母。

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结构:

1、 This is my mother 。Her name is … That is my father。 His name is …

2、 This is Jack’s father 。 His name is … That’s Jack’s mother 。Her name is…

3、 Is his name …? Is her name…?

活动3、寻物启事

Teacher: Have you ever lost anything ? How could you find it ?

活动步骤:

1、 先想想,你曾经丢过东西吗?丢过什么

2、 你通常如何寻找自己丢失的东西呢?

3、 写一份寻物启事,来寻找你丢失的东西。

4、 四人一组,把你的寻物启事读给你同组的人听。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1。 My book is …

2。 My name is …

3。 Please call 928—6820。

《精选综合实践教案模板汇编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