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

时间:2024-07-25 17:21:39
《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

《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1

体现新课标的:教师通过制作课件,设计学生生活中经历过的情境,让他们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在具体事物中抽象出10以内的各数,让他们联系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数数、用不同方法表示数,初步感受数的意义,并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本单元是数的概念的基础知识之一,是建立数感的开始。要求学生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再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的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写0-10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物体的顺序;掌握2-10各数的分与合。

2、使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的顺序,会比较他们的大小,知道基数与序数所表示的意思。

3、使学生理解“〉、〈、=”的含义,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数。

4、通过认数和数数等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10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会读、会写10以内各数。掌握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写3、5、8、0以及较大数的分与合

第一课时(重点课时)

设计:教师通过制作课件,设计学生生活中经历过的情境,让他们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在具体事物中抽象出5以内的各数,让他们联系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数数、用不同方法表示数,初步感受数的意义,并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教学目标:

让学生通过“实物图-手指图-点子图-数”的过程感受有抽象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体会数的不同表达形式及数与形的一一对应关系。使学生熟练的数出数量是1-5的物体个数,会读写1、2、3、4、5,掌握顺序和大小。

教学重点:掌握1、2、3、4、5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难点:认真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一个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儿童乐园,这里有许多的玩具和小朋友,跟你的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二.新授

1、出示例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用手指告诉老师物体的数量是几.

2、用圆点表示1、2、3、4、5(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

(1)一个太阳、伸出1个小手指、画一个点子用1表示。(板书:一个点和1)

(2)2只小鸟、伸出2个小手指、在一个点子上再添1个点。(板书:两个点和2)

(3)3个小朋友玩秋千、伸出3个小手指、两个点上再添一个点子用3表示。(板书:3个点和3)

(4)4个小朋友玩压板、伸出1个小手指、三个点上再添一个点子用表示。(板书:4个点和4)

(5)5个小朋友玩转椅、伸出5个小手指、4个点上再添一个点子用5表示。(板书:5个点和5)

3、数序:给这5个数排排队。(从小到大)谁最小?谁最大?从大到小怎么排?

4、进一步建立数感。老师指几学生摆出同样多的圆片。

(1)3

(2)你还能用其他的方式表示吗?4152

5.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

请你在桌子上摆出1个圆片。再摆一个是几?2是怎么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3跟2有什么联系?……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中间数。相邻数。抢答游戏。

(3)教师提问,全体抢答。

3的前面是几?4的后面是几?谁在2的后面?谁在5的前面?1在谁的前面?4在谁的后面?3的相邻数是几和几?1和3的中间数是几?

(4)学生提问,全体抢答。

(5)同桌互相提问、回答。

(6)介绍单数和双数。

将2和4两个数向上推出。

为什么老师把2和4推出来了呢?

教师演示:2根铅笔——1对4根铅笔——2对

像2和4这样成对的数,我们叫它双数,你还知道哪些双数?

教师演示:3根铅笔——1对还余1个

像3这样,分完后还剩下单个的1,这样的数我们叫它单数。你还知道哪些单数?

6.比较大小

7.指导书写

(1).观察占格位置(要使学生一看就知道从哪里起笔,怎么拐弯,在何处收笔。同时教材了让学生模仿写数字的练习格,使学生在学写数字之初,把握每个数字笔顺的方向和在方格中的布局,一方面为独立写好这些数字打基础,另一方面进行美育教育,让学生知道一个数字如何布局,如何书写才美观、漂亮。)

(2)教师先示范每个数字的写法。把从哪里起笔,在哪里拐弯,在哪里停笔演示清楚。并说明每个数字在写字格中的布局。

(3)接着让学生按每个字的笔顺进行书空练习,或在桌子上比划。

(4)最后让学生在书上的练习格里描和写。

三.巩固练习9页

1、数一数(课件)图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2、连线

3、看图,先画圆点,再写数

4、圈一圈

四.:说说书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

五.作业:用1、2、3、4、5分别说两句话

板书:田格写1、2、3、4、5

课后反思:通过课件展示,使学生在具体事物中抽象出5以内的各数,学生对事物数量,数序以及大小掌握的比较好.再让他们数数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初步感受数的意义。但在书写过程中学生的书写不太美观。

《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单数和双数的意义,能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复习巩固对1—10序数的认识。

3、培养小朋友的判断、分析能力。

4、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1、教具:1—10面小红旗、数字卡片各一套,1—10的圆点卡片一套(圆点均匀两两排列)。

2、学具:1—10的数字卡片各一套,小事子各10颗。

活动过程:

一、复习10以内的数。

1、教师出示小红旗任意几面,小朋友很快说出其数量。

2、教师出示任意数字卡片,小朋友能击出相应次数的掌 ……此处隐藏7678个字……0。

师生互动。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生生互动。

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

三、演练提高

1.练习九的第1题。

2.练习九的第2题。

学生模仿指挥员发出命令,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情景。

3.独立完成第3题。

四、总结拓展

1.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反思小结。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能说说吗?

2.质疑:谁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3.教师对全课进行小结。

4.聪明题。

给能组成10的相连方框涂上相同的颜色。

6 4 0 8

8 7 5 5

2 1 9 3

1 5 0 7

课后小记:

学生第一次写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学写中协调性比较差,写1合0时都是要求略斜,组合后写成了尖尖的。问题在于前面写0时要求不够严格。

《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14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相邻数。

2.感知一个数与前后两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材料:

1.纸制小猪卡片5个、小猫卡片6个、小猴卡片7个,1-10的长条点卡

2.数字卡1-10,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认识6的相邻数教师:教师将三种动物卡片散贴在黑板上,提问:黑板上三种动物卡片有什么不同?

教师:谁能把一样动物卡片放在一起,并且把它们排队教师: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请小朋友在每种动物下面用数字卡表示它们得数目。

教师:动物卡片是怎么样排队的?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教师:为什么5个小猪卡片排在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6个小猫卡片排在7个小猴卡片后面?

教师: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6比5怎样?6比7怎样?

2、感知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教师:教师出示1-10的长条点卡,引导幼儿观察,并匹配数字卡教师:教师指着8的长条点卡,提问:图上几个圆点?请找出比它少1的小朋友和比它多1的大朋友。

教师:1个数字有几个朋友?是两个什么样的朋友?

教师:数字9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

3、游戏:找朋友教师:老师报一个数,就请你在自己的卡片中找,把这个数的两个朋友举起来。

教师:该游戏重复多次后,可请幼儿两人一组,一人报数,一人举数卡,然后交换玩。

有效提问:

1.每种动物卡片的数目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6个小猫卡片的前面是几个小猪卡片?6个小猫卡片的后面是几个小猴卡片?

3.6的前面是几?6的后面是几?

4.数字9有朋友吗?它的朋友是谁?

有效词汇:相邻数,报数,关系

活动延伸:

活动建议:提供"填空卡",让小朋友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区角活动:在区角中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毛巾、茶杯的号数,找找它们的相邻数朋友。

家园共育:请孩子观察自己及邻居家的门牌号码,散步时观察一条街中的每一个门牌号码,帮助孩子积累与相邻数相关的经验,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反思:

在活动中,如果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情况时,应采取认真地正面应对的方式和态度。孩子对于自己的想法总有独特的见解,教师给予他们表达的空间,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获取知识、经验,在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方面我以后还得多注意。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和应变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真正意义上做到“玩中学,学中乐”,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节课让我收获颇多,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要勤于动脑思考选择好的教学方法。

小百科:相邻数是数学名词,意思是在从小到大依次排列的自然数中,一个数前面和后面相互邻近的两个数就是该数的相邻数。

《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15

第14课时

教学内容:32--33页5--9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算式的联系

2、通过学生主动探索,发展学生思维

4、培养学生具有辨证发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对口令

2、看图写算式

△△△△

△△△

()+()=()()-()=()

□□□□□□□()○()=()

二、练习指导

1、32页5

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

2、定时练习,夺红旗,33页6

3、33页8

学生独立看图列式,

4、33页8

出示图,春天到了,森林里有许多蘑菇,小白兔,小灰兔可高兴了,他们要去才蘑菇,现在一共采了几朵?你猜小白兔采了几朵,小灰兔呢?

(1)自己猜,填在书上

(2)全班交流

5、33页9

猫博士出了一道题,把小名难住了,你能帮他想想办法吗?

自己想,小组交流在全班交流

课后记:

第15课时

教学内容:34页例1、2,35页课堂活动1--4

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一图四式

3、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之间的联系

4、正确计算8、9的加减法

5、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一图四式的方法

2、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教学例一

出示图,说说这些小朋友在干吗?游泳池由个字,认识吗?(浅水区)

老师:小朋友门小,开始游泳的时候在浅水区安全一些,你们游泳最好和父母一起,不能自己到河边去,那是安全的。

(2)看动图意义,并说,根据自己说的意义写算式

板书5+3=83+5=88-5=38-3=5

(3)说计算方法

(4)一图四式的方法

2、教学例2

(1)分小组合作学习,拿9个圆分2堆,可以怎样分?

(2)根据不同的分发,看书34页,填书

老师写9的加法减法算式

(3)学生读

二、课堂活动

1、对口令

2、35页2

3、35页3,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学生看图后说图的意义,在列算是

4、35页4

指导涂的方法

课后记

《《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