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中班音乐教案七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辩听音乐情绪的变化,感受并初步理解乐曲ABA的三段体结构。
2、尝试用小动物形象大胆表现音乐节奏及情绪变化,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感受音乐的意境美,学会在游戏中调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活动准备
1、课件《绿色的森林》
2、绿色的报纸,场地布置成绿色的树林。
活动过程
一、欣赏课件前半部分,感受对比色,理解音乐游戏背景。
提问: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故事里有谁?
3、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怎么办?
二、欣赏课件后半部分,感受音乐的性质。
4、幼儿听音乐故事,感受音乐的对比
5、幼儿讲述音乐故事。
6、小兔出来的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7、大灰狼出来的音乐听起来感觉怎么样?
三、欣赏音乐,感受乐曲ABA段的结构,尝试用小动物形象大胆表现音乐节奏及情绪变化。
8、用手指随着音乐的节奏在椅背上“行走”。
9、跟着音乐的节奏,原地踏步走。
10、创编大灰狼找小兔、生气、灰溜溜的动作。
11、根据B段音乐,模仿大灰狼的动作及表情。
12、幼儿连贯地完整表演。
四、游戏
a)幼儿穿上绿色的“衣服”做游戏,请若干自愿者扮演大灰狼。
b)幼儿随教师做游戏2—3次。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春游线索创编动作,初步学会律动。在教师提示下较准确的随乐段、乐句更换动作和按节奏做动作。
2、培养幼儿在比较拥挤的空间状态下与同伴共享空间、亲密交流的能力。
3、使幼儿体验到边听音乐边做动作的快乐。
二、活动过程:
1.教师与全体幼儿拉好圆圈坐在地板上,面对圆心,教师指导幼儿复习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副歌前置学习动作,教幼儿随乐做出节奏型× × ×× ×
教师用手指扮作黄鹂鸟,以游戏的方式教幼儿熟练的在自己和左边的伙伴腿上拍出节奏型× × ×× ×。
2)引导幼儿根据春游线索分段创编动作:教师通过语言启发幼儿“我们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天空中快乐的小鸟在飞,我们爬山、来到游乐场玩跷跷板、坐转椅”等游戏,创编花——小鸟——爬山——玩跷跷板——坐转椅等动作。
3.教师清唱旋律帮助幼儿整理、记忆动作。
4.听音乐完整表演,教师逐步减少语言提示把幼儿的情绪推向高潮。
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进行主题绘画活动《快乐的春游》。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中的美感。
2、引导幼儿按照诗歌提供的线索,创造性地想象和仿编。
3、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有节奏地完整朗诵诗歌。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感受理解、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到户外观察云的变化,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2、教师用棉花制成表现各种云形象的教具。
活动流程:
启发提问--感受理解--想象仿编。
一、启发提问:
1、你见过云儿吗?你见过的云儿象什么呢?
2、天上的云儿怎么会这么有趣的?它是靠谁帮助忙的?
天上的云儿是怎么帮助云儿的忙的?
(老师用诗歌的句子小结)
二、感受、于是解诗歌:
1、第一遍欣赏:吹呀吹,云儿变成了什么?
2、第二遍(第三遍)欣赏:
云儿变成了胖娃娃(大狮子,小白船),怎么样?
3、第四遍欣赏:你最喜欢诗歌里的哪一句?讲给小朋友听好吗?
4、幼儿集体念诗歌。
三、想象仿编诗歌:
1、吹呀吹,你的云儿会变成什么?它会怎么样呢?(幼儿讨论)
2、幼儿仿编诗歌
四、给诗歌起名字。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一、 教学目标:
学习在音乐伴奏下表现小兔轻盈,协调的跳跃动作。
二、教学准备:
1、场地布置:情境布置(花、草、树木)
2、兔子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录音机(录音带)。
三、 教学过程:
1、以律动形式进入教室。
“兔宝宝,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到树林里玩?高兴吗?(高兴)好,那么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2、进教室后,教师让幼儿坐在地上 ,欣赏曲子。
(1)第一遍听曲摆头:“兔宝宝们,让我们在草地上休息 一下,听一首好听的曲子,你们可以跟着曲子左右摇着小 脑袋。”
(2) 第二遍摆头拍手:“让我们把手也拍起来吧!”
(3)第三遍竖起耳朵摆头:“宝宝们竖起小耳朵再认真听
听这首好听的曲子。”
3、动作示范,讲解,结合音乐进行练习。
“曲子好听吗?(好听)妈妈现在跟这首曲子为宝宝们跳一] 支舞好吗?[教师结合音乐完整示范](好)舞蹈好看吗? (好看)妈妈想问问你们,妈妈在跳舞时脚踩在地上有没有发出嘣嘣的声音呢?(没有)对了,所以我们跳舞时必须先将两腿弯曲,然后轻轻的跳起来,再轻轻的落到地上。像这样,[教师跳两遍]轻轻的跳起再轻轻的用脚尖落地。好,现在,宝宝和妈妈一起做。[教师分解示范,幼儿跟做]那么现在宝宝自己跳,妈妈看看谁跳的舞最漂亮。
[结合音乐进行练习]
刚才宝宝跳得很漂亮,让我们跟着这首好听的曲子一起跳吧!
4、游戏。
“兔宝宝,现在让我们来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好吗?(好)那么等一会儿,你们听到音乐时,就在树林里跳舞,音乐一停,宝宝们要赶快把自己藏起来,躲到树林里妈妈看不到的地方去。当音乐再响起来时,妈妈就要来找你们了。被抓到的兔宝宝就跟着妈妈一起跳着去找其他的小伙伴。好,游戏开始。”
5、结束。(以儿歌形式出去)
“今天,到树林里我们听了好听的音乐,学会了漂亮的舞蹈,还做了有趣的游戏,那么现在我们要回家吃饭了。”
[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 ,蹦蹦跳跳真可爱。]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认识身体各部分的基础上感知韵律活动的旋律、节奏和动作特点,边唱边进行简单的韵律活动。
2、能根据音乐指出自己身体的部位。
3、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培养幼儿对韵律活动的表现力。
4、认识头发、肩膀、膝盖、脚。
活动准备:
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重点难点:
能根据歌曲指出身体的部位,边唱边进行简单的韵律活动;在韵律活动中乐于动口、动手,乐于展现自我。
活动过程:
一、复习音乐游戏《青蛙大嘴巴》,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
二、教师念儿歌《头发、肩膀、膝盖、脚》,提问:这首好听的儿歌里都有哪些身体的部位呢?引导幼儿说出头发、肩膀、膝盖等,教师小结。
三、“唱一唱、做一做”
1、播放歌曲,引导幼儿仔细聆听,熟悉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2、再次播放歌曲,引导幼儿在模仿和练习中根据歌词内容指出身体的部位;
四、乖宝宝,动一动
教师播放歌曲,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进行表演。
活动延伸:
教育幼儿保护身体的各个部位;到活动场地进行比赛,看看谁是最棒的“表演宝宝”,结束。
头发百科:头发,指生长在头部的毛发。头发并不是器官,所以不含神经和血管,但含有细胞。头发除了使人增加美感之外,主要用于保护头部。细软蓬松的头发具有弹性,可以抵挡较轻的碰撞,还可以帮助头部汗液的蒸发。一般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左右,在所有毛发中,头发的长度最长,尤其是女子留长发者。有的可长到90~100cm,甚至150cm,但一般不会超出200cm。
音乐活动:千手观音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的基础上,做出不同的造型动作,培养与同伴协调表演的习惯。
2、对舞蹈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录像《千手观音》、投影仪
活动过程:
1、 师:小朋友都喜欢跳舞,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录像,我们看一看、听一听、找一找,舞蹈的哪些地方美?
2、 看录像《千手观音》,介绍舞蹈名称。
3、 师:舞蹈的哪些地方美?
你最喜欢哪个动作,再来看一看。
4、 再次欣赏《千手观音》。
5、 师:都有哪些优美的动作?谁来做一做?
幼儿上台做、自己做。
6、 师:为什么在舞蹈中,只看见一个人的脸,却看到很多人的手?
手的位置一样吗?哪里的人手低?哪里的人手高?
7、 师:看一看都有哪些神奇的造型?
分段欣赏(三种造型:花、扇子、风车)。
8、 幼儿分组摆造型。
9、 边看录像,边跟着做动作(前半部分),欣赏后半部分。
10、师:这么好看的舞蹈,你们知道是哪些人跳的吗?他们耳朵听不见音乐,却能跳出这么好看的舞蹈,真棒!为他们鼓鼓掌!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小兔子的菜园》,能有节奏地念白。
2.能有效地理解、记忆歌词,并参与歌表演。
3.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青菜、萝卜、南瓜、毛豆等图片。(图片也可以教师自制)
2.音乐磁带
3.节奏图谱
4.地毯
活动过程:
一、小兔子们走进菜园
1.教师扮演兔妈妈,幼儿扮演兔宝宝,边念前半段歌词边蹦蹦跳跳进入活动室。(伴随着情景,幼儿很容易融入到这个活动中,积极性就会增加)
2.师:小兔子跳跳、小兔子跑跑,来到了什么地方呀?(菜园里)
师:小菜园到了,兔宝宝找个地方休息一会(找到自己的座位)(老师唱前面一段后接着提问)
3.师:菜园里有小兔子爱吃的蔬菜,猜一猜都有些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出示蔬菜的图片,并有节奏地念白)
师:听一听小兔子念这些蔬菜的时候,哪一个蔬菜节奏上有些不一样?(用歌曲中的念白来念,边念边出示图谱:有青菜,有萝卜,有南瓜,还有毛豆。)(引导幼儿发现最后的毛豆有些不一样要念得慢一点)(在说很多东西的时候说道左后一个可以加一个还有。)
二、小兔子吃蔬菜
1.有这么多好吃的蔬菜,小兔子要开始吃起来了?小兔子吃的时候是怎么吃得?(请一个小朋友来表演一下,引出“啊呜啊呜” 的声音)
2.这个小兔子吃得真香,你们想不想也来尝一尝?(老师唱,幼儿接着念白)
3.提升表情再来一遍。(老师接唱最后一句)
完整的唱第一遍,最后把图谱拿走,引出第二段。
三、小兔子种蔬菜
哎呀呀,小兔子的菜园没有蔬菜了,怎么办?(重新种上蔬菜)
1.幼儿倾听歌曲第二段。(教师完整范唱第二段歌曲)小兔子种了些什么?是按什么顺序种蔬菜的。
2.我们一起来帮小兔子种菜好吗?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小兔子种蔬菜的动作,如锄地、挖坑、铲土、压土、浇水等。(引导幼儿边唱边表演第二段念白部分)
3.小兔子种上了香香的蔬菜,过段时间又可以吃了。
四、完整欣赏歌曲,鼓励幼儿轻轻跟唱,有节奏地念白。
幼儿集体演唱。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运用故事情境创设,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中图谱的运用也比价的好。第一段引导幼儿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吃蔬菜的情境,第二段重点让幼儿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中蔬菜的情境。
小百科:兔具有管状长耳(耳长大于耳宽数倍),簇状短尾,比前肢长得多的强健后腿。共9属43种。
文档为doc格式